摘要:马丕瑶几乎每条铭文都用“约约”二字来作强调,意思是对自己对家人要“约束再约束,严格再严格”。通观《约斋铭》全篇,其敬让、诚信、勤俭、积善、修身、律己的儒家传统思想十分突出。这是马氏家训中的精华,也是马世家风的集中体现。
马氏庄园
俯瞰马氏庄园
马氏庄园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蒋村镇西蒋村,是清末广东巡抚马丕瑶的故居,建于清光绪至民国初期,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,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。整个建筑群由南、中、北三区六路22处院落组成,现存厅、堂、楼、廊等共计401间,布局严谨,古朴典雅,雄浑庄重。中区三路和南区一路,每路均由四个“四合院”组成,前后开九门,俗称“九门相照”。
马氏庄园既有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宽敞明亮的建筑风格,又有晋商大院深邃富丽的建筑艺术,还有中原地区蓝砖灰瓦、五脊六兽挂走廊的建筑特色,具有高雅的文化品味和厚重的历史底蕴。
马氏家族代表人物
马丕瑶(1831-1895年),字玉山,同治元年进士(1862年),历任山西平陆、永济知县,解州(今山西运城)知州,太原知府,贵州布政使,广西巡抚等职,官至广东巡抚。在任期间,皆清正廉洁,颇有作为。光绪赐匾“百官楷模”,百姓呼其“马青天”。
马吉森(1857-1912年),字子明,马丕瑶长子,清末民初实业家。曾首建豫北纱厂,积极创办工、矿业。努力践行“一等人忠臣孝子”“一诚包万有”等马氏家训,一生忠心爱国。
马吉樟(1859-1931年),字积生,马丕瑶次子。光绪九年(1883年)进士,历任翰林院编修、国史馆协修,湖北按察使等职,曾赴日本考察教育。为官恤民善施,力主改革,提倡教育救国。
张一帖 安徽歙县定潭张一帖家族被公认为历史悠久的世医家族。张家世代为医,医技精湛、医德高尚,治疗急性热病、内科疑难杂症有奇效,往往一帖(一剂)药而起沉疴,故被称为张一帖。 张一帖...
摘要:阮元家族并没有“治家格言”一类完整的家训文本,但阮元父亲阮承信及阮元本人都有许多关于治家教子的训诫和诗句,构成了阮氏特有的“家训文化”,如“读书当明体达用,徒钻时艺无益也...
摘要:孟子(约公元前372年-约前289年),名轲,字子舆,战国时邹(今山东省邹城市)人,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代表人物,与孔子合称“孔孟”。 孟母 孟母,仉(zhǎng)氏,孟子的母亲,...
摘要:薛令之,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乡廉村人,闽地中举入仕第一人。唐开元中期,薛令之被授左补阙之职,并与贺知章同为太子侍讲。 薛令之 薛令之(683756年),字君珍,号明月,福建省福安市溪潭...
朱熹 朱熹(1130年1200年),字元晦,号晦庵,别称紫阳,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县)人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),后长期生活在福建省崇安县五夫村(今福建...
英桥王氏 据《英桥王氏族谱》记载,王氏肇始于琅琊,宋迁永嘉,其里曰英桥。自始迁祖万十一公王惠根植此地,历经七百余年,传承二十九代。家族学风浓郁、人才辈出。自明代弘治以来,涌现状...
摘要:张履祥是明清之际的大儒,著名的理学家、教育家、农学家,其著作被后人编订为《杨园先生全集》,包括《备忘录》《训子语》《补农书》《近鉴》《言行见闻录》等,共十六种、五十四卷。...
摘要:董氏家风家训不仅影响和塑造了董氏族人,而且也感染了周围的人,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,成为促进社会文明的有益推动力量。 四大恒董氏 四大恒是指恒利、恒和、恒兴、恒源四大钱...